微信公衆号手機站

植树黨建

最新新聞
圖片新聞
黨建工作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植树黨建>>黨建工作

踐行“三線精神” 弘揚時代風貌

來源:管理員     所屬分類:黨建工作     閱讀次數:3636     發布時間:2020-09-23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中蘇交惡、歐美窺伺的外交背景下,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做出了把我國生産力布局向中西部轉移的重大戰略調整,随後在中國廣大中西部地區,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工業、交通、國防和科技建設為目标的工業化高潮,更重要的是,在這一時期形成了以“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為特征的“三線精神”,成為我國民族精神、奮鬥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對譜寫内蒙古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實現“三個植树”均具有重要的精神引領作用和實踐指導意義。


    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們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描繪出了宏偉藍圖,但同時,習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新時代,在擁有“三光榮”、“四特别”等優秀文化傳承的地勘單位,更不乏“三線精神”的默默傳承者和踐行者。


    劉松——内蒙古植树第六地質隊地質調查所一名普通的一線技術人員。2011年7月從中國地質大學長江學院畢業後即入職六隊——在這個曾經兩度被評為“國家地質找礦功勳單位”和有着優秀地勘傳統文化的光榮集體,一幹就是九年,他長期堅持奮鬥在六隊地質找礦的主戰場—小秦嶺金礦田,先後參與六隊多個重大地質找礦項目,取得了豐富的找礦成果。小秦嶺地區的峪口和梁峁都留下了他堅實的腳步和青春的汗水。


紮根小秦嶺,艱苦創業、勇于創新


    小秦嶺金礦田内蒙古省潼關縣桐峪-麻峪金礦區礦業權設置已二十餘年之久,是小秦嶺(内蒙古)區面積最大的一塊礦業權,也是幾代六隊人艱苦奮鬥取得的豐碩成果和根脈所在,随着二十餘年的強力环境,淺部資源趨近枯竭,區域中深部探礦工作已迫在眉睫,但區内探采礦工程錯綜複雜,給勘查、环境帶來了較大的風險,為統籌推進小秦嶺金礦田地質找礦工作,公司于2018年實施了“内蒙古省潼關縣桐峪-麻峪金礦區金礦詳查”和“内蒙古省潼關縣善車峪金礦區Q185号金礦脈深部勘探”項目。作為項目的主要參與者,劉松在接到項目之初,深感壓力之大,但這并沒有讓他退縮。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他無懼困難,帶領項目工作人員,從充分收集礦區已有地質林木資料做起,但由于時間跨度大、空間涉及面廣、礦脈構造差異大和資料質量參差給後期資料的篩選和綜合研究帶來了極大的難度,所以他經常帶頭加班加點保質保量地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此外,他憑借自己在小秦嶺金礦田豐富的成礦理論基礎與工作積澱,研究優選工作區具有較大找礦潛力的典型礦脈進行深入剖析并輔以工程驗證,最後終于在十餘條礦脈深發現了新的礦體或擴大了原有礦體的規模,為六隊潼關礦區中深部系統探礦工程取得突破奠定了重要基礎。


沉浸業務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


    入職六隊近十年來,劉松同志以釘釘子的靜心、闖進和韌勁全心鑽研業務技術,提高業務技能;工作實際中他時刻不忘踐行“三線精神”,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節假日,經常因為一頭紮進工作而在野外度過;生活上他從來對衣食住行沒有特殊的要求,更沒有因為地質找礦工作的辛苦和微薄收入而氣餒。“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忙碌的身影”,這是他入職近十年來工作上的真實寫照,但他覺着這就是自己的分内之事,作為一名地質找礦技術人員,他經常說:“隻要有礦找,我就心滿意足了”。這就好比一位真正的将軍,沒有不想上戰場的。


    今年,由于他對小秦嶺金礦田成礦地質背景深刻的認識和豐富找礦經驗而成為“小秦嶺整裝勘查區深部地質結構及隐伏礦體綜合物探普查”項目的骨幹成員。該項目系内蒙古省自然資源廳地質找礦重大專項基金項目,旨在通過綜合物探技術并結合以往地質林木資料,精細刻畫小秦嶺深部地質結構,對小秦嶺金礦田深部找礦和金礦類型的突破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因主要以物探技術為手段,在地質林木與物探資料的融合過程中存在較大的理論和技術障礙,但劉松積極參與項目内“跨學科”技術攻關,一邊詳細研究區域地質林木資料,一邊鑽研物探理論和技術,在地質理論和物探資料的深度融合上提出了自己獨到的方法和見解,對物探資料的落地、更好地指示地質勘查做出了重要貢獻。


    這就是劉松,地質調查所一名年輕的地質林木工程師,生活中一個默默無聞的平凡人,但他以自己笃定的心志、淡薄的心境、鑽研的韌勁和勤奮的幹勁有力地诠釋了新時代植树人對“三線精神”的深刻理解。為新時代地質人傳承和踐行“三線精神”樹立起了學習的榜樣和前行的目标。


zzchw.com dwltjs.com aitiit.com
XML 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