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文化
- 植树文化 >
罰 站
最近很頭痛和女兒之間的互動,尤其是和學校有關的事宜。每天的寫作業時間幾乎成了母女倆之間的情緒大戰。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女兒的時間觀念越發淡薄。吃飯時間要看書,寫作業時間要看書,洗漱時間要看書……總之一件事我得一遍兩遍地唠叨,直到大聲吼,女兒才擡眼看看我,吼得厲害了,換來女兒同意憤怒的表情和有力回擊。我們都更氣憤了,更咆哮了。如此惡性循環,身心疲憊,厭煩了自己扮演的警察角色,很想做一位慈祥溫柔的母親,可是為什麼不能?
今天早晨,果果一如既往比爸爸起的早,洗漱喝奶吃完面包,收拾書包該出發了。果爸在客廳等了5分鐘,沒動靜,進卧室,發現女兒拿了一本故事書在看。果爸喊了一聲,“趕快收拾書包下樓,不然遲到了。”女兒嗯了一聲,果爸出來繼續等待,3分鐘過去,還沒動靜,果爸沖進卧室,發現果果雷打不動仍然在看剛才那本故事書。又是一陣叫喊與抗議,踏着秒針,父女倆總算下樓了。我坐在辦公室,心裡琢磨,如果我們對時間視而不見,女兒真正遲到一次,被老師批評會怎麼樣?會不會樹立起時間觀念?
“媽媽,今天早晨我被老師罰站了!”下午放學,女兒一臉沮喪。不會吧,這麼靈驗?“為什麼?”“因為你沒有給我做字卡,所以被老師罰站了。還好我們一節課隻有45分鐘。”女兒自我安慰。字卡?老師一般上新課都會要求家長幫孩子做新生字的字卡,方便上課做遊戲用。我趕忙翻出周五的作業短信,仔細翻看,沒有要求做字卡。“可是隻要有預習新課都要做字卡!”最近對孩子學習情況的确關注少些,沒有總結與思考。“就你一個人被罰站嗎?”想到因為我的不負責而讓女兒孤零零的站在教室裡,心裡一陣陣愧疚。“不是我一個,好些人。不過都是(學習)不太好的。”女兒邊說邊用眼神瞟我。我趕忙向女兒道歉,感覺懲罰的是自己而不是女兒,确實是自己最近對孩子學習沒上心。果爸聞聽,先是一驚,然後立刻又高興了:“懲罰一下也好,這樣你就不會對孩子的事情大大咧咧了!”
都說孩子是一棵成長的樹,需要家長不停修枝剪葉幫助成長。家長何嘗不是呢?一陣子興緻來了,認認真真做一名好家長。松散慵懶來了,得過且過裝一名家長。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要求孩子的時候,也應該看看自己有沒有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