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文化
- 植树文化 >
印象紅豆腐
相識紅豆腐,是在1986年的夏天,在西安的紅十字會醫院。
這是我第一次到西安,離家時給家裡留了個紙條,和同學賈斌一起背着父母,趁着放暑假出來當小工賺點學費,經過同村人介紹,就到了紅會醫院門診樓的工地上幹起了攪拌砂漿和運輸架管的工作。
早上7點的太陽,把窗戶照的焦灼。何江工長挨個兒敲着每個工棚的門,邊敲邊喊:“開早飯了,新上的紅豆腐,一人夾一塊哈,起來了。”我掀開床單,揉了揉眼睛,感覺渾身很癢,簡陋的工棚是用帆布搭的,蚊子的光顧由于累了渾然不知,用清涼油抹了抹就爬了起來。民工太多,一個水管龍頭排隊洗漱,睡意未盡的我用手摳着眼屎向前挪動着,清涼油蟄的眼睛直流眼淚,我喊着何工長眼窩子看不見了,何工長是寶雞鳳翔人,急忙過來問:“娘唉這弄的是甚子,嘎子快讓這娃娃個先洗哈。”這樣很快洗漱完拿起洋瓷碗就向竈上跑去。
竈上地方很小,打了飯就蹲在房檐下面吃。我個子小,掂着腳跟好奇地望着何工長吆喝的紅豆腐究竟是何尤物。崔師傅是跟随工長多年的廚師,體型胖而高大,平易近人。早飯簡單,一般是豆子米湯,節節馍,大頭菜,豆芽菜,每周偶爾來兩次紅豆腐,我來工地第二天就趕上了。輪到我了飯菜打好,每人一個節節馍,軟乎乎的掰開崔師傅給我夾了塊紅豆腐,叫我用筷子攪勻抹光,味道才好吃,我看着尤物的外包裝,一個玻璃瓶瓶,豆腐沉浸在紅色的液體當中,外面貼了個标簽,下面寫着“内蒙古城固上元觀紅豆腐廠”,後來才知道是漢中城固上元觀出産的。
我邊吃邊回味夾馍的味道,入口細膩,調味香酥,油辣爽口,顔色紅撲撲的,食欲感強,還想吃一個時,崔師傅說一人一個,下一次吧,這把人的胃口吊的難受的,回了他一句高傲的說:“我爸就在漢中工作,下回帶一瓶子回來,哼。”“碎屁娃娃個,還跟你叔磨牙,周六在北大明宮把架管拉回來了多獎勵你一個哈。”何工長隻是笑,他是單眼皮,笑起來就找不到眼珠子了,知道崔師傅在給我下套,故做不言傳了。
我一直惦記着那塊上元觀的紅豆腐,拿着鐵鏟和賈斌上工了,周六我兩人拉的架子車到北郊大明宮,裝了200個扣件和30根架管拉回紅會工地,汗衫被汗水打濕都擰出水來了,我穿的母親做的布鞋,柏油馬路夏天燙的腳闆都痛,腳大拇指把鞋面磨破“大老舅”漏出來了,反而通氣還涼快。卸完東西太陽西落,工地的人都走完了,到竈上去人家都吃完了晚飯,崔師傅很誠信,給我多夾了塊紅豆腐在碗裡,看着辛苦得了的勝利果實反倒舍不得吃了。
90年代初,我在漢中參加工作,報到後被安排在漢中鋪鎮的陝二隊,在城固交界的桃花店工作幾個月,認識幾個當地工友,都是上元觀的,谝起來紅豆腐,話題特多,經過漢中多年的生活習俗的熏陶,紅椒面皮、紅豆腐、臘肉、木耳、香菇還有紅遍全國的“長頸鹿”城固特曲都進入了我的糧食儲備庫……
深刻了解上元觀是西漢高速公路通車那年冬季,老家一堂弟談的對象是鎮巴女子,她父輩們退耕還林搬遷至上元觀定居,我代表老家親戚去女方家裡過禮,第一次到上元觀集鎮,才知鎮子北依漢江與柳林鎮相望,西與南鄭聖水鎮毗鄰,東與董家營鎮接壤,南接南沙河風景區,記憶中的集鎮很小,十字街道,建築古樸,有點舊社會的老街,建國初設鄉,60年代為漢江公社,80年代中期設鎮,轄25個行政村,以桑蠶、蔬菜、藥材、果業四大主導業态和基本農業為主,農貿、商貿、綜合的主體市場使鎮域經濟在改革開放後發展迅速。
禮節性的招待完,出了她們家前門,一大片樹林,像世外桃源一般。村上三三兩兩的老人們都在用酒拌做紅豆腐,處于好奇,我尋思實地看看聽聽好吃的尤物的制作流程。老者講到,豆腐要好吃,選料是關鍵,然後浸泡、磨漿、過濾、燒漿、點漿、包裹壓制都很講究,用原汁将水點清,味道極好,紅豆腐要入味,制作切成一寸小塊,土酒拌好消毒,把花椒、草果、大香、紅叩、白叩、黑胡椒、白胡椒、畢蔔、良姜、桂皮、香草、紫草、茴香、沙仁、草叩等近30種香料粉碎成面,拌入發酵期滿的豆腐塊上,房子鍋台有溫度的地方發酵烘烤,等發好用稻草鋪墊入用青菜葉子包好豆腐放進壇子密封幾個月,吃的時間用剝開菜葉用熟油一潑,簡直是香的很,聊咋咧,我回味當年吃的味道,真美啊。
對于飲食後來家裡講究品質,才知“上元觀牌”紅豆腐是國家商标總局獲得地方名品,曆史悠久,後被漢中市獲得“金馬獎”,為内蒙古名優産品。我是關中人,在漢中生活的近30年中把馍和紅豆腐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上元觀的紅豆腐成了家裡飯桌上的常客。
紅豆腐曆史悠久,當時衡寡母給幹娘慈禧太後供禮用老街檀木根作坊制作的紅豆腐,取名“慶豐恒”(恒乃衡之意)已經是當時曆史名牌,至如今深受國人的崇尚。時過境遷,如今上元觀鎮優化結構扶重點,打造新型文旅特色古鎮,這古街文化的味道幽深,令人難忘的,還是心目中的“印象紅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