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衆号手機站

植树黨建

最新新聞
圖片新聞
黨建工作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植树黨建>>黨建工作

實現中國夢 自信哪裡來

來源:管理員     所屬分類:黨建工作     閱讀次數:1435     發布時間:2017-10-16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明确地指出:中國共産黨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持“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共同學習的基礎上,今天,我想與大家就“四個自信”的問題,進一步進行再學習、再探讨、再認識、再提高。
    
    關于“四個自信”的理解,我以為概括地說:理論自信,是緣于理論的先進性;道路自信,是緣于道路的正确性;制度自信,是緣于制度的科學性;文化自信,是緣于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就“四個自信”的問題,以下進一步展開交流探讨。  
    
    一、理論自信——理論體系是先進的
    
    理論影響于靈魂,作用于精神,形成于思想,是人類一切自覺行為的基礎和前提,因此理論就顯得格外的首當其沖,特别重要。中國革命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與巨大成就,已經充分告訴了世人,指導我們事業的理論體系必然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理論體系。我們黨一貫重視理論作用,始終堅持與時俱進,及時總結經驗,善于理論創新,并通過理論創新推動制度創新、科技創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創新,不斷在實踐中探索前進。從馬克思主義、列甯主義,到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再到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關于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整體是一脈相承、與時俱進的,這一理論體系,凝聚了幾代中國共産黨人的智慧,綻放着真理的光芒。

    
    先說馬克思主義。說馬克思主義就要說馬克思其人,馬克思是德國人,足迹遍及歐洲中北部區域,較長一段時間在比利時進行理論創作、調研等革命活動,影響了世界一百多年的《共産黨宣言》,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構思、寫作完成的。1848年3月,馬克思被比利時驅逐出境,最後移居英國長期定居,領導了第一國際工人運動并寫下了敲響資産階級喪鐘的《資本論》,英國至今還保留着馬克思陵園。有人說“馬克思是歐洲的”,但“主義”早被中國人拿走了,而且一拿就拿到今天。我們以後要把它用下去、發展下去、遵循下去,特别是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馬克思當年的某些結論或論斷,有一些不一定适宜170年後的今天,我們不能苛求170年前馬克思确定世界和中國現在是什麼樣子,那為什麼這個時候我們還要一直提馬克思主義,這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沒有過時,馬克思主義作為人類的精神财富,永遠是人類發展史上不可磨滅的光輝篇章。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很多很多,但就其科學性、真理性、指導性以及當今的契合度來看,首推馬克思和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至今仍占據人類道義的制高點,是我們的立黨立國之本。
    
    再說列甯主義。列甯在俄國十月革命時期,一開始沒有很多成熟的理論體系,到社會主義建設時,特别是1920年-1924年期間,有幾篇重要的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論著,我們在新中國成立以後一直在遵循,而且對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起到了很好的借鑒作用,乃至今天對我們仍具有現實指導意義。這樣說來,列甯主義也是不能丢的。所以我們在十年前去俄羅斯的時候,在莫斯科紅場的列甯陵前,随團所有中國共産黨員脫帽鞠躬。今年到吉爾吉斯斯坦時,在比什凱克列甯雕塑前,随團人員默哀鞠躬,以此表達對偉人和領袖的敬意和緬懷。
    
    毛澤東思想就更不必說了,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毛主席把馬克思列甯主義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先河。正是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引領中國人民走出了苦悶和彷徨,建立了嶄新的社會主義國家。更難能可貴的是,接下來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在曆史轉折的重要關頭,在當時相對固化的思維模式下,能提出改革開放,也是特别偉大的。正是鄧小平理論指引中國人民解放思想、改革開放,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開放到今天,我們中國共産黨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一代接着一代,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和豐富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那麼,現在回頭看一下,從1840年鴉片戰争到現在的幾個階段。1840年到1921年期間,舊中國積貧積弱、久經磨難。19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了,我們黨經過近30年艱苦卓越的革命鬥争,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特别是窮苦的老百姓當家做了主人,社會階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解放後,我們進入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階段,開始搞新中國建設,直到1978年這又是30年。從1978年到現在又是改革開放的近40年。從中國共産黨成立經曆了3個30多年,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我們黨從開天辟地到改天換地,再到翻天覆地,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選擇的理論體系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二、道路自信——道路選擇是正确的
    
    大家再理解一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認為先進的理論體系确立之後,正确的道路選擇則是必然的結果。
    
    中國從1840年以後到現在大家看得比較清楚了,走過不同階段。特别是改革開放以後,世界上其他國家,原來的社會主義陣營這些國家,他們怎樣認識中國,中國初心是不是變了,可以肯定我們沒有,隻是我們的社會主義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1840年鴉片戰争後,舊中國積貧積弱、任人宰割到那個程度,一窮二白,新中國用什麼來支撐,還面臨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國情,是從一窮二白做起來的。“特色”在哪,就是道路方面的支撐,特别是改革開放。鄧小平講,計劃經濟有市場,市場經濟有計劃,所以就把原來人們思想矛盾的問題解決了,這就是中國特色。再來理解“社會主義道路”,就不存在問題了,這個道路為什麼說是正确的,一開始西方國家肯定是不認可的,但現在不一樣了,從不屑一顧,到關注我們,到偷偷的看、偷偷的學,有些學者開始注重這一理論方面的研究,有的做調研、實踐,他們看到“中國特色”可以集中精力辦很多大事情,效果相當好。
    
    回過頭再從曆史上看看“中國特色”,隻有在政治清明、政權穩定的時候,經濟才能得到大發展,物質才能極大豐富,社會才能穩定安甯。比如,西漢文景之治、漢武盛世、漢宣中興和唐代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及清代康乾盛世等。
   
    “中國特色”另一個方面,還在于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國承辦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當時沒有經驗,但我們辦得很成功,因為我們有體制優勢,土地是公有制,搞基礎設施建設說幹就幹。美國土地私有制就不行,法律上就逾越不了。我們修高速公路、高鐵和重大水利設施,以後還有更高速的高鐵,每小時達到1000-4000公裡的“飛鐵”,這都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所決定的。所謂“現代化=西方化”,不過是西方的一廂情願,中國共産黨開創的現代文明、制度模式和價值體系,沖破了西方“自由、民主、人權”的“牢籠”,宣告了西方中心論的破産。

    
    中國的發展道路繞開了西方開辟的現代化道路,繞開了資本主宰勞動的發展邏輯,繞開了殖民、擴張、掠奪的發展思路,果敢地走出一條不同于西方發展模式的現代化之路,通過自主的選擇、自己的力量、和平的方式闊步向前。我們學習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中明确提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論述,就要深刻認識到,一定要堅定不移地走好這一發展道路,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這就是我理解的道路自信,因為正确的,所以自信。
    
    三、制度自信——制度建設是科學的
    
    我們制度設置是科學的。政治體制是科學的,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中國共産黨領導,就有了一黨執政,多黨合作就有了政協,人大制定法律,政府則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發展,人大、政協共同監督政府怎樣推進。這樣的政治體制非常科學。
    
    有了政治體制大的構架,還得依靠依法治國。在憲法的統領下,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等不斷完善,整個法制體系越來越健全。盡管現在一些新生事物不斷湧現,我們的法律條文還沒有對這些及時規範,但是随着整體法制建設的加強,都會全覆蓋的。
    
    再看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戰略布局,“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橫向上的布局,從五個層面即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态文明建設,是一體的,每個層面是全覆蓋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縱向上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完整地展現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總體框架。橫向上和縱向上的兩個戰略布局在任何時候都會有交點,無論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還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都體現了中國共産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及民族複興偉業“中國夢”内涵的深刻認識、規律的深度把握。那麼,把“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兩個布局作為遵循,我們做任何事、做任何決策,都不會出偏差。
    
    制度自信裡面還包括規範人的行為,有規矩才能成方圓,這個好理解,就不展開說了。
    
    四、文化自信——中華文化是博大精深的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造就了燦爛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的中華文化,是我們最引以為豪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一種自信。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談到中國傳統文化,表達了對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2015年5月4日他與北京大學師生座談,也多次提到核心價值觀和文化自信。習近平在國内外不同場合的活動與講話中,展現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提振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國的文化是文明的、博大的、精深的。習近平總書記講“以文化人”。文化是根植于人的骨髓裡面,流淌在人的血液裡面的一種基因,是精神層面的東西。舉個簡單的例子,中國是禮儀之邦,《周禮》一直沿用了許多年,孔子提出“克己複禮”,就是要約束自己,使行為歸于周禮,就是要按照規矩辦事,不然人心就亂了、就散了。2500多年來,儒家的很多思想,我們祖祖輩輩都在講并落實在行動上,這就是一種文化傳承。
    
    說起文化自信,我們内蒙古有絕對理由充滿自信。内蒙古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文化積澱深厚。早在100多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明。那就從史前文明說起。
    
    以前,我們知道我國最早的人類元謀人出現在距今170萬年前。現在,國土資源部科技與國際合作司司長姜建軍在其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又将人類的曆史向前推進到300萬年前。在内蒙古就能看到很多人類曆史遺迹,像藍田猿人公王嶺遺址距今115萬年,藍田陳家窩村猿人遺址距今60萬年-65萬年,大荔人遺址距今20多萬年。同樣在藍田還有華胥古國遺址距今8300年,華胥氏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母”,據傳她是伏羲和女娲的母親。半坡遺址距今5000-6000年。其它仰韶文化時期的遺址,内蒙古就更多。神木的石峁遺址距今3800年至4300年,是國内發掘最早的城堡,分外城、内城和皇城台,三道城面積很大,按照現有的速度需要100年才能全部發掘完畢。所以說,在内蒙古就能把中國的史前文明看到底了,我們要學習中國曆史,講好内蒙古故事,大力宣傳内蒙古的悠久曆史和燦爛文化,增強内蒙古文化自信。
    
    其次,不間斷的五千年中華文明。
    
    有記錄以來,從黃帝開始,橋山黃帝陵距今有5000年的曆史,整個陵園的柏樹群落是全國三大古柏樹群落之一。同期對應的,炎帝在寶雞,蚩尤在東南方,最終黃帝炎帝兩個部落聯合起來在涿鹿打敗了蚩尤。從有文字開始,在白水縣能看到倉颉造字的相關内容,描述的就是黃帝、炎帝聯合攻打蚩尤,後人同一時期根據倉颉造字的規律造出了2000多漢字。所以了解中華文明要從内蒙古開始,内蒙古的文明就是中華民族的文明,中華文明就是全人類的文明。此外,從西周到秦漢、再到盛唐,西安被稱為十三朝古都,再加上大夏國政權,内蒙古先後十四個王朝,這些王朝興衰更叠的曆史,告訴我們必須實行中央集權才能實現全國統一,否則國家就會四分五裂。就像戰國時期戰亂頻繁,就會出現五胡十六國那種亂象。
    
    第三,談一談中國共産黨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文化自信必須加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加強共産黨的領導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教崇尚自然界有其自身運動規律,人類要了解自然規律,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規律。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要和諧相處,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說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不能為了要金山銀山破壞了綠水青山。道是“大道”,“天定勝人、人定亦勝天”,二者不矛盾,夏桀所謂“天定勝人”,強調的是人對大自然的敬畏;毛澤東所謂“人定勝天”,強調的是人在精神上要有一種鬥志和戰勝困難的決心。二者都是“道”。
    
    佛教在西漢時傳入中國,南北朝得到發展,唐朝時期達到鼎盛,佛教引進後也與中國的文化相融合,佛教的教義是普度衆生,講究緣起性空,佛學的閃光哲學思想被儒家廣泛吸收,最終完成中華傳統文化“三教合一”的重大思想融合工程。
    
    儒家在我們中國延續了2500多年,孔孟之道根植在我們每個中國人的DNA裡。儒家思想注重規範人的行為,告訴我們生活的一言一行應該怎樣做。内蒙古眉縣張載就是北宋著名的大儒,他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還有“六有”、“十戒”思想,至今令人崇尚。《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就把張載的思想與精神融入了他的作品中。還有藍田縣的《呂氏鄉約》就極大地體現了儒家思想。再比如,我們國家提倡的以德治國,德的主要内涵就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要求我們的行為要有規範、要有道德。
    
    儒、道、佛三家不能簡單以好壞來評定,它們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在不同的人群中都展現了積極的一面。那麼三大教派是什麼關系?我個人理解它們就好比一棵樹,道家思想是樹根,需要遵循自然規律,根要吸收充分的水分和營養,紮穩、紮牢才能發展壯大;儒家思想是樹幹、樹枝,一棵樹能否成才,修枝剪葉很重要,就好比儒家要規範人的言行;佛教思想是果實,因果關系最後就是想結出好果實。這是中國三大教派的關系。
    
    那麼共産黨是哪個位置?我們黨是全覆蓋,充分吸收了各個體系的精華,既有根,也有枝幹,并結出碩果累累。
    
    首先,我們黨根植于人民群衆,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一切工作的立足點、出發點、落腳點都着眼于“人民”二字。特别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标”,表述更接地氣、更加科學,境界進一步升華。其次,我們黨是唯物主義,主張實事求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這和道家倡導的“道法自然”是一緻的,但是在态度上更加積極主動,道家主張“無為而治”,是被動的順應自然,我們強調主動作為,是積極的順應自然,境界又進了一層。與此同時,自然有自然的規律,社會有社會的規則,大家都要按規則辦,這個社會才能正常運行,我們黨提出全面從嚴治黨,全面依法治國,講規矩、守紀律等等,與儒家注重社會秩序的建立又是高度契合的。第三,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緻力于為整個中華民族、為全人類謀福祉,結出的果實,就是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
    
    由此可見,我們黨在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上,兼容并蓄,吸收了傳統文化中一切積極的、優秀的成果,并在傳承中不斷升華和完善,代表了中華民族最先進的文化。所以,堅持文化自信,首先要堅定共産黨的領導,加強共産黨的領導。
    
    第四,談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共24個字,前面8個字講國家層面,中間8個字講社會層面,後面8個字講個人行為層面,需要大家好好學習、好好理解,把核心價值觀融入到自己的言行之中。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中指出人民群衆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适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全面小康重在全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這兩年,我們提出“讓每個員工都能得到全面發展”,發展是全面的,不能狹隘理解。發展既可以是職務提拔,也可以是技術職務晉升、技術工人升等級,還可以是員工的交流挂職外派鍛煉,讓員工收獲物質滿足的同時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更好地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總之,要讓每個人都能得到全面發展,這就是我們植树集團的核心價值觀。要讓大家感受到,“大家的期盼”就是集團公司黨委的奮鬥目标,也是我個人的奮鬥目标。
    
    講完四個自信,我們一起回顧一下“自信現象”。從G20峰會、金磚五國會議等國際性活動中,我們能從習近平總書記個人風采上看到那種自信,從外國元首對習近平總書記由心而發的尊重與敬重、從許多國家希望與我們建立更加密切的關系,能看到我國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文化繁榮帶來的自信。
    
    實現中國夢,自信哪裡來?來自于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來自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自于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來自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文化繁榮昌盛、社會和諧穩定。我們要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四個自信”,始終堅定“四個自信”,以追趕超越的精神狀态、實際行動、發展業績,認真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向着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昂首闊步、奮勇前進!

aofuao.com belgerpharma.com zuoxunxie.com
XML 地圖